西安3D打印

西安3D打印

当前位置: 西安3D打印 > 企业新闻 > 微观融合与宏观形变的深度解析

微观融合与宏观形变的深度解析

更新时间: 2024-11-30 14:06:17  查看次数: 113    
致密度可是评判打印质量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哦,有好的致密性才能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呢。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就是样品的体积等于排出去液体的体积),再用高精度电子天平去测量样品在空气中的质量和在水里的质量。打印层高呢,就是高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打印界面之间的距离,这篇文章主要用了4组打印层高,分别是0.1mm、0.15mm、0.2mm、0.25mm。一般来说呀,这个距离越大,相邻界面之间填充的材料就越少,那致密度也就越低,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点:样品的密度和打印层高差不多是呈线性负相关的,最大的密度是在层高为0.1mm的地方,能达到7.86g/cm3,相对密度达到了98.49%,比Huang Z等人用SLM(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技术达到的最高相对密度95.54%还要高呢。而且数据波动不大,可信度和可重复性都挺高的。再结合后面的CT扫描数据看,发现孔隙和微裂纹都比较少,所以可以认为用金属注射成型3D打印技术加工出来的样品已经完全致密化了,更高的相对密度就意味着更低的孔隙率,相应地也就会有更好的力学性能。随着打印层高的增加,样品里面孔隙、裂纹这些缺陷就变多了,样品在致密化过程中,里面的热力分布和应力分布比起打印层高低的样品要更不均匀,缺陷的“愈合”过程就更困难了,致密度也会有比较大的波动。打印完后的生坯样品,能看到它的横截面、正面还有侧面都分布着孔隙缺陷呢。送检的样品总体积是261.280mm3,孔隙体积是18.077mm3,孔隙率是6.918%,孔隙主要是分布在相邻打印层之间的界面空间里,沿着打印路径的方向呈现出那种比较连续的长条状分布。打印完后做CT检测拍的图片里,能看到脱脂完后打印层和层之间的界面更清晰分明了。送检的样品总体积是192.557mm3,孔隙体积是13.357mm3,孔隙率是6.937%,这是因为以聚甲醛为主要成分的粘结剂成分脱除了,所以孔隙率比打印完后的样品稍微增加了一点,样品的横截面、正面还有侧面也都分布着孔隙缺陷,孔隙呈现出比较连续的长条状形态。样品的烧结过程其实就是316L不锈钢金属粉末聚集体变成晶粒聚结体的过程呀。
西安3D打印
在微观的小世界里呢,就是金属颗粒之间相互融合在一起,这样就使得孔隙要么闭合了,要么尺寸变小了。从宏观上来看,就表现为整个东西变得更致密了,尺寸也变小了,也就是收缩了。孔隙的密度大大降低了哦,送检的样品总体积是 177.541 立方毫米,孔隙体积只有 2.992 立方毫米,孔隙率才 1.685%呢,孔隙率降得这么低就说明那些小尺寸的空洞在烧结的时候大部分都闭合起来了。
西安3D打印
样品在金属注射成型 3D 打印加工的每一个步骤都会有好多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哦。尺寸收缩在整个加工过程里都有,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理论模型和最后做出来的产品之间有了误差,对这个新技术实际去用和推广都有影响。所以得收集好多样本的尺寸收缩情况,好好整理分析一下,这样在实际生产应用的时候,对打印模型的尺寸提前做补偿就有数据能参考了,就能达到精度要求啦。再进一步呢,如果有足够的样本数据,还能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在打印之前就把加工过程里形态变化用电脑模拟出来,这样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就能提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