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温州中学给高一的学生开了扩展类的课程。在 3D 打印的环境下,用数学的办法去说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用数学函数、数学运算符还有计算机语言做出三维立体模型,再用数学知识去解释和分析模型的特征结构,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肥东县东城实验小学在搞一个国家级的课题叫《3D 打印技术在小学几何图形教学融合的应用案例研究》,这个课题把 3D 打印和几何知识合到一起,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几何图形能力和空间能力。现在这个研究就是要实实在在地看看 3D 打印能不能让初中生的空间想象力变得更好。

先整理清楚空间想象力现在是怎么培养的、有哪些好的培养办法,还有 3D 打印现在是个啥情况,把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办法总结出来,找到培养空间想象力和 3D 打印能对上的地方。选好 3D 打印课程要达到啥教育目标,定好要教啥内容。然后给这个课程好好做教学设计,改一改、完善完善,弄出一套完整的能培养初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 3D 打印课程,再用到教学里,看看这个开发出来的 3D 打印课程到底能不能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变强。这个研究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意义。理论上的意义就是能找出适合用 3D 打印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好办法;给一线老师介绍一种新的、靠谱的培养空间想象力的技术手段;给一线老师提供一套能参考的用 3D 打印培养空间想象力的课程和课程设计;这个研究最后的成果也能让用 3D 打印培养空间想象力的相关研究更丰富。实践上的意义就是在把 3D 打印和几何知识合起来教学的时候,学生不但能学会 3D 打印的操作,最重要的是能突破以前学空间几何时的那些麻烦,让学生动手的能力变强,空间观念变好,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数学综合能力也能提高;在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这些阶段,对做研究的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